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们已经太习惯于用逻辑的方式理解生活,正是这种方式使我们的真实生活从未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被永远遗忘的存在。
把生活戏剧化也是逻辑方式的产物,是因果性范畴演出的假面舞会。
昆德拉讲述了一个绝妙的故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互相暗恋,等待着向对方倾诉衷肠的机会。
机会来了,有一天他俩去树林里采蘑菇,但两人都心慌意乱,沉默不语。
也许为了掩饰心中的慌乱,也为了打破沉默的尴尬,他们开始谈论蘑菇,于是一路上始终谈论着蘑菇,永远失去了表白爱情的机会。
真正具讽刺意义的事情还在后面。
这个男人当然十分沮丧,因为他毫无理由地失去了一次爱情。
然而,一个人能够原谅自己失去爱情,却决不能原谅自己毫无理由。
于是,他对自己说:我之所以没有表白爱情,是因为忘不了死去的妻子。
德谟克利特曾说:只要找到一个因果性的解释,也胜过成为波斯人的王。
我们虽然未必像他那样藐视王位,却都和他一样热爱因果性的解释。
为结果寻找原因,为行为寻找理由,几乎成了我们的本能,以至于对事情演变的真实过程反而视而不见了。
然而,正是对于一般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好的小说家能够独具慧眼,加以复原。
譬如说,他会向我们讲述蘑菇捣乱的故事。
相反,我们可以想像,大多数小说家一定会按照那个男人的解释来处理这个素材,向我们讲述一个关于怀念亡妻的忠贞的故事。
按照通常的看法,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一位非理性作家,托尔斯泰是一位理性的、甚至有说教气味的作家。
在昆德拉看来,情形正好相反。
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思想构成了明确的动机,人物只是思想的化身,其行为是思想的逻辑结果。
譬如说,基里洛夫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确信人只有信仰上帝才能活下去,而这一信仰已经破灭,于是他必须自杀。
支配他自杀的思想可归入非理性哲学的范畴,但这种思想是他的理性所把握的,其作用方式也是极其理性、因果分明的。
在生活中真正发生作用的非理性并不是某种非理性的哲学观念,而是我们的理性思维无法把握的种种内在冲动、瞬时感觉、偶然遭遇及其对我们的作用过程。
在小说家中,正是托尔斯泰也许最早描述了生活的这个方面。
:
小说的智慧(4)
周国平
一个人自杀了,周围的人们就会寻找他自杀的原因。
例如,悲观主义的思想,孤僻的性格,忧郁症,失恋,生活中的其他挫折,等等。
找到了原因,人们就安心了,对这个人的自杀已经有了一个解释,他在自杀前的种种表现或者被纳入这个解释,或者--如果不能纳入--就被遗忘了。
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很像是在写案情报告。
事实上,自杀者走向自杀的过程是复杂的,在心理上尤其如此,其中有许多他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因素。
你不能说这些被忽略了的心理细节不是原因,因为任何一个细节的改变也许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局。
导致某一结果的原因几乎是无限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任何确定的因果性。
小说家当然不可能穷尽一切细节,他的本领在于谋划一些看似不重要因而容易被忽视、实则真正起了作用的细节,在可能的限度内复原生活的真实过程。
例如,托尔斯泰便如此复原了安娜走向自杀的过程。
可是,正像昆德拉所说的,人们读小说就和读他们自己的生活一样地不专心和不善读,往往也忽略了这些细节。
因此,读者中十有八九仍然把安娜自杀的原因归结为她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危机。
六年戎马,一朝回归。却发现,自己的女儿,被戴上了狗链,众生欺辱。一代龙神,血染江山。今日女儿一滴泪,明日王公十万血!事关当年。错爱了一个女人。千万家财,你这女人,吞的下吗?今日,卸甲为王!...
结婚一年,老公宁可找小三也不愿碰她。理由竟是报复她,谁让她拒绝婚前性行为!盛怒之下,她花五百万找了男公关,一夜缠绵,却怎么也甩不掉了!他日再见,男公关摇身一变成了她的顶头上司一边是拿床照做要挟的总裁上司,一边是满心求复合的难缠前夫,还有每次碰到她一身狼狈的高富帅,究竟谁才是她的此生良人...
第一章洞房跪下是由作者大名府白衣著作的穿越重生小说,作者文笔极佳,题材新颖,推荐阅读。第一章洞房跪下精彩章节节选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
男人们都到外面闯荡,可王小野偏偏要留在村子里干大事儿。说到底,还是村里那些柔弱又如花的女人们需要他的引领和帮助,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刚看完2019年春晚的郑歌,来到一个商业氛围浓郁,经济科技发达的世界。故事从一场贷款危机开始。...
男主我师傅姓马,捡到我的时候,天上正好飘来了一片云,对,你没猜错,我叫马一片。女主我姓苍,因为我妈妈生我的时候,家门口的井空了,所以我叫苍水井。这里才是正经简介马一片因为贪玩,导致神格碎片,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为了找回碎裂的神格,于是和女主开始了一段精彩绝伦的的冒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