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4章招揽豪杰,召唤SSR
屯卒有上万人,按每人屯田十亩计算能够开垦出良田十万亩,按天下常例,亩产三石,等秋收之时,可以收获三十万石的粮食。
军屯官府税收基本上是十收其五,像曹操这种比较狠则直接十税六七,甚至十税其八,导致屯卒活不下去纷纷流亡。
孙策对军屯的打算是十税其三,当然这不是他仁慈,而是他打算征税之外再对所有人都征力役。
跟十税其五相比,这也难分哪个更加仁慈。
十税其五,屯卒交了这五成的收获,就没有其他负担了,一切的苛捐杂税都落不到他们头上。
而孙策十税其三,所有屯卒在农闲之时还要为孙策服徭役两个月,去兴修水利,建筑城垣,挖通沟渠,铺设道路等等。
当然屯卒也可以选择不服徭役,但是得补上两成的税赋,自己今年所有收获的一半都得上交。
总的来讲,孙策这个政策会让百姓更艰苦劳累一些,但好处则是,只要肯卖力就能吃饱,甚至还能攒下一点点的家当,脱离屯卒队伍。
在江东修建一个茅庐,给自己安家立业。
而这些徭役推进的第一项工程自然就是兴修水利。
孙策对刘由安排道:“等春耕结束,就安排屯卒兴修水利。
扬州三吴之地,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我们税率低就得靠亩产多将税赋总数提上来。”
扬州三吴之地,指的就是江东三郡,这里是绝对的鱼米之乡。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绝不是夸张之言。
三国的大文豪嵇康,就在《养生论》里总结:“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
亩产十石即为天下之良田。
而江东三郡,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这种良田!
丹阳郡可能还稍差些许,因为地形起伏,这种良田稍微少一些。
但吴郡那绝对是膏腴之地,整个天下的精华。
吴郡境内守着太湖和苏湖平原,整个境内都是一片肥沃膏腴之地。
苏湖熟,天下足,后世唐、宋、元、明,各朝各代都要靠着漕运输送东南贡奉,维持京都运转。
巅峰之时,国家税赋之八九出自这里。
而吴郡之所以有这么得天独厚的经济,太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灌溉了整个苏湖平原上的良田数万顷!
良田每亩产粮十余石,怎么可能不丰收?
说到兴修水利,刘由是踌躇满志,果然自己没有压错注。
他投资孙策这位英雄,倒不是一定要跟孙策上战场厮杀,做文臣也是能有建树,留名青史。
这可是他在一座庄园里永远无法达成的目标。
刘由立即说到:“我打算效仿孙叔敖在淮南修建的芍陂,在石城县修建一座长陂,宣导川谷,陂障源泉。
水利之中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开陂灌田。”
陂就是这个时代对湖泊、水库、堰塘之类的称呼。
孙叔敖为楚国修的芍陂就在淮南,如果袁术能好好维护,恢复农业生产,仅是芍陂就能为他形成一处旱涝保收,殷润国家,粳稻丰积的“百里不求天灌区”
。
从今天起,你将成为主神空间中的一名主神使者,周而复始的来往于一个个的世界,那样,你会得到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从这句话在方里的脑海中响起的那一个瞬间,方里的人生注定变得不再平凡(完本两本500万字以上长篇小说少女大召唤与全方位幻想,更新有节操,各位书友可以放心食用。)...
新书穿成八零团宠黑女配已开,求支持悲惨的白秀月这辈子找到了自己全新的幸福生活。相依相伴的家人,默默守护的爱人,还有陪在身边的神奇小伙伴们,生活终于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辛逸从没想过自己会重生,更没想过自己会重生八次。更过分的是,她每次重生,都会回到同一个地方,遇到一个不同的人。而这些人,一个接一个的消失在她的生命里。直到第九次生命里,出现了一个叫顾许浧的人。...
苍图大陆,茫茫无垠。有古老宗门盘踞十方古域,有世外仙道屹立青冥之上,有太古妖神统领黑暗大渊,缔造了不知多少的辉煌篇章。就在这大千世界中,一个名叫林寻的少年,独自...
沈云嘉明知道谢棠不是好人,但还是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了...
重回80年代,平平淡淡的幸福,八十年代的风土人情。是回忆是纪念是美好。重活一遍的周端端,没带特异功能,没有随身空间,全凭先知先觉,也要把白得的这辈子过得稳稳当当。曾经的恩恩怨怨,且不急,等劳资长大了慢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