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4章突破坊市
面对何夔设置的这个商税征收办法,孙策十分好奇的问道:“怎么会单独在吴县征收入城商税?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设置岂不是导致民怨沸腾?”
民不患寡,而患不均。
千万不要小瞧这一句。
中原士大夫们早在几千年前就知道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但他们还是选择重农抑商,崇尚小农生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士大夫们推崇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念。
不患寡就是小民嘛,只要饿不死就行了,哪来那么多要求?所以抑制工商,让所有百姓都守在几十亩农田里当自耕农是很多封建统治者最推崇的善政。
当然都是一脉相承的文化烙印,后世普通人也没比封建士大夫们强到哪里去,也别嘲笑他们。
因为后世许多工业化社会的现代人一想到封建秩序,脑袋里也是固定三件套。
一平均授田,二禁止土地流通,三抑制兼并。
这三条孙策都快能倒背如流了,甚至把这一二三条随便怎么颠倒顺序都毫无影响,其核心还是士大夫那套,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推崇的就是每户百姓都守着自己的几十亩地,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落后古典农业社会。
让他们治国,经济水平也就止于春秋了,最多加上点科技发明,勉强够到了秦国水准。
西汉的经济水平就是他们怎么也没办法想象和理解的存在。
因为西汉有个他们这套理论完全无解的bug。
那就是丝绸之路怎么维持运转下去?
所有百姓都守着几十亩良田平均生产,去哪里找成千上万的商队去开拓西域?
即便绞尽脑汁,勉强找到了一个解决之法,即完全放弃西域开拓,让胡人把丝绸之路上的财富全拿走,由胡人完全霸占商路的经营权,组织商队往来于中原。
中原只负责提供商品。
可问题还是没办法解决,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怎么给这些商队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瓷器和丝绸?
百姓都守着几十亩农田平均生产呢,不可能有数十万人去从事工商生产。
当然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就更傻眼了,一艘商船就能装载六十多万件瓷器,成千上万的商船每日在港口吞吐货物,仅一座港口城市,一年需要的工业品规模便数以亿万计。
整个国家一年能产出的手工制成品恐怕要有数百亿甚至数千亿件。
到这一步,对小农经济而言已经完全是天方夜谭了。
反正按照均田生产的小农经济理念,这种经济水平是怎么也无法想象的。
但事实上,这才只是中原第一个确定不立田制的王朝,宋朝的经济水准。
孙策内心其实灼热的期望江南能有宋朝的这种工商业水准。
要是江南的农业、工业、商业能有宋朝的十分之一,孙策闭着眼也能吊打北方。
有宋朝的百分之一,他就敢北伐跟曹老板逐鹿中原。
哪怕有宋朝的万分之一,凭着年产几百万件瓷器、丝绸,他也能坐稳江东之主的位置,甚至过得比天下绝大部分诸侯都更舒畅。
没事就能拿布帛去北方随便的收割粮食、战马。
反正曹魏的货币就是布帛,那是躺着被孙策随意宰割。
所以对何夔设置的这个政令孙策极其关注,担忧他是否会摧残了江东之管仲,张昭刚刚振兴起来的一点商业氛围。
没错,只有商业氛围。
江东百业待兴,现在都没资格谈什么手工业复兴,现在最大的成就也就只是恢复了治安,成功鼓励豪强、百姓们重新走上道路,恢复了一份因为战乱和董卓乱政导致的城市商品经济。
而哪怕这一丝刚兴起的商业氛围,也只是局限于吴县境内。
那显然怎么呵护这份仅有的幼苗都不算过,怎么会单独对吴县征收城门税?
朱治笑着解释道:“这可不算是不公,相反对吴县而言算是独有的优厚待遇。”
“哦?作何解?”
朱治说道:“这也是市尉司何都尉上任之后就亲自去坊市巡查的结果,吴县之前在城邑之中有一座市井。
从今天起,你将成为主神空间中的一名主神使者,周而复始的来往于一个个的世界,那样,你会得到别人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从这句话在方里的脑海中响起的那一个瞬间,方里的人生注定变得不再平凡(完本两本500万字以上长篇小说少女大召唤与全方位幻想,更新有节操,各位书友可以放心食用。)...
新书穿成八零团宠黑女配已开,求支持悲惨的白秀月这辈子找到了自己全新的幸福生活。相依相伴的家人,默默守护的爱人,还有陪在身边的神奇小伙伴们,生活终于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辛逸从没想过自己会重生,更没想过自己会重生八次。更过分的是,她每次重生,都会回到同一个地方,遇到一个不同的人。而这些人,一个接一个的消失在她的生命里。直到第九次生命里,出现了一个叫顾许浧的人。...
苍图大陆,茫茫无垠。有古老宗门盘踞十方古域,有世外仙道屹立青冥之上,有太古妖神统领黑暗大渊,缔造了不知多少的辉煌篇章。就在这大千世界中,一个名叫林寻的少年,独自...
沈云嘉明知道谢棠不是好人,但还是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了...
重回80年代,平平淡淡的幸福,八十年代的风土人情。是回忆是纪念是美好。重活一遍的周端端,没带特异功能,没有随身空间,全凭先知先觉,也要把白得的这辈子过得稳稳当当。曾经的恩恩怨怨,且不急,等劳资长大了慢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