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0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2(第2页)

僧肇还提出了论证,具体化了第三层次即最高层次的二谛。

这些论证见于《肇论》的《般若无知论》。

僧肇把“般若”

描写成圣智,可是他又说圣智实际上是无知。

因为要知某一事物,就要选出这个事物的某一性质,以此性质作为知的对象。

但是圣智是要知“无”

,它“超乎形象”

,没有性质,所以“无”

根本不能成为知的对象。

要知“无”

,只有与“无”

同一。

这种与“无”

同一的状态,就叫做涅槃。

涅槃和般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正如涅槃不是可知之物,般若是不知之知(说见《般若无知论》,载《大藏经》卷四十五)。

所以在第三层次上,什么也不能说,只有保持静默。

道生的哲学

僧肇三十岁就死了,否则他的影响会更大。

道生(434年卒),钜鹿(今河北省西北部)人,寓居彭城(在今江苏省北部),与僧肇在鸠摩罗什门下同学。

他学识渊博,颖悟而雄辩,据说讲起佛学来,顽石为之点头。

晚年在庐山讲学,庐山是当时佛学中心,高僧如道安(385年卒)、慧远(416年卒)都在那里讲过学。

道生提出许多理论,又新又革命,曾被一些保守的和尚赶出了南京。

道生提出的理论中,有“善不受报”

义,原文已失传。

僧(518年卒)编的《弘明集》,收有慧远的《明报应论》,这篇论文可能代表道生观点的某些方面,因为它也讲善不受报。

其总的思想是,将道家“无为”

、“无心”

的观念应用于形上学。

无为的意思并不是真正无所作为,而是无心而为。

只要遵循无为、无心的原则,对于物也就无所贪恋迷执,即使从事各种活动,也是如此。

既然“业”

而受报,是由于贪恋和迷执,现在没有贪恋和迷执,当然“业”

不受报了(《弘明集》卷五,载《大藏经》卷五十二)。

慧远的这个理论,无论与道生原意是否相同,也是道家理论向佛家形上学的扩展。

道家的“无为”

、“无心”

热门小说推荐
嚣张郡主:拐个王爷做夫婿

嚣张郡主:拐个王爷做夫婿

本是千人疼万人宠的千金,却因皇权政变,让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云洛慈为了完成皇伯伯和爹爹的遗愿,我甘愿放弃一切。月昭华洛洛,你可知道,自从第一眼见到你,便永世不愿忘记。蓝染...

无敌龙帝

无敌龙帝

轮回九转,吾又重生!万帝之师,重生归来!万界大战,龙帝抵御神族入侵,一死镇压神族万载!万年之后,龙帝挣脱天道束缚,轮回重生!纵死未悔心不灭,我以我血染苍天!重生九次,不死不灭之人,搅乱天地,掀起大陆风云!纵横十二禁区,横扫诸天万界,唯我无敌龙帝!...

天下经纶

天下经纶

一个现代人的灵魂在重生之后,偶然发现,自己携身带至的正气歌竟然在这个世界上是无上修儒宝典。修得浩然正气,震散千里邪魂。...

龙腾宇内

龙腾宇内

一个身世凄苦的少年面对上古魔神的传承众多手下的追随美貌的爱人可爱的小萝利他是如何建立自己的黑道帝国强大的金融集团如何找寻自己的的身世如何潇洒人生请看龙傲宇内...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三国,一个群星汇萃的时代。三国,一个光华夺目的时代。三国,一个令无数男儿热血奔涌的时代。三国,一个让芸芸众生心醉神迷的时代。三万里山河,五千年华夏,又有哪一段光阴能有它这样丰富多彩?那是一个无可比拟的时代,一提起就激情飞扬,一接近就难以自持。没能生于那个时代,对于我们来说,是幸,亦或不幸?或许,这真是一个小小的憾事。但幸好,我们还有足够充分的想象力,在这想象中,让我们去窥探,去评点,去还原,去丰富,去改变,去体味,去追寻,去思索在想象中,我们可以与英雄们共同呼吸那个时代的雨和风司雨新作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的姊妹篇,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书号1099980。欢迎大家收藏,推荐,谢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