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周赫煊一边纪录一边问。
小贩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杀人犯的儿子更不能读书,以后当坏人会害死多少人啊。”
周赫煊又问:“中华民国的宪法规定,所有国民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
你认为这个学生有读书的权利吗?”
小贩理所当然道:“还读啥书?老爹是杀人犯,老娘是娼妇,这种人长大也肯定不是好东西,早点死了省事儿。”
“好的,谢谢你的配合,”
周赫煊说,“请问你的姓名、年龄、职业,有没有读过书?”
小贩笑道:“我叫李全,32岁,卖糖堆儿的,不识字儿。”
周赫煊又陆陆续续问了七八个人,甚至连印度籍巡捕都调查了,得到的回答惊人一致:杀人犯和娼妓的儿子不该读书!
谭熙鸿目睹了整个经过,不可置信道:“怎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别急,慢慢来。”
周赫煊又截住一个戴眼镜的,看样子是个知识分子。
那人说道:“当然有权利读书,现在都民国了,进步的文明社会就要给每个国民以受教育的机会。”
周赫煊问:“如果这人长大学坏呢?有知识的坏人,可比文盲危害更大。”
“那就更应该受教育,学校可以导人向善,纠正他危险的行为观念。”
那人道。
周赫煊笑道:“谢谢你的配合,请问你的姓名、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
那人痛快地回答:“我叫鲁杏芳,字润良,29岁,金融硕士,洋行职员。”
这个问完,谭熙鸿才说:“看来还是读书人明事理。”
“那可不一定。”
周赫煊说。
很快又问到一个卖菜大妈,她说:“多读书有好处,这杀人犯的儿子,说不定长大也有出息呢。”
整整忙活半天,总共收到五百份调查问卷,最后统计出来:持否定观点的占87.2%,认为杀人犯和娼妓的后代不应该读书;而持肯定观点只有12.8%(其中绝大部分是妇女和知识分子)。
看到这个结果,周赫煊默然无语,他没想到会如此糟糕。
谭鸿熙都把自己此行目的给忘了,叹气说:“国人的观念还需要进步啊。”
第二天,《大公报》把调查结果披露出来,立即在京津知识分子群体中引发热议,许多学者纷纷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思想。
前一章我们提到,民国初期有三种教育。
其中民众教育理论,认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历史上,这种理念正是发源于北伐时期。
周赫煊没想到的是,自己那一篇报道,居然促使“民众教育理念”
提前兴起,点燃了全民教育的火种。
做为几十年后的现代人,你很难想象民国初年那种蒙昧,罪犯的儿子不配受教育,居然会是大多数老百姓的共识。
解放思想,真的很重要!
...
别人打眼的时候,他在拣漏别人拣漏的时候,他却在拣宝!商鼎周彝和璧隋珠战国错金玉带钩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宋瓷缂丝漆器秀竹木牙角花梨紫檀,包罗万象在手中。一枚如意金钱,造就了一位大收藏家,也书写了一段传奇!...
缝尸是个行当,但缝尸不是缝衣服,这行有这行的讲究。缝尸的规矩很多,而且也很严,不能破。破了规矩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
成为真实恐怖电影的演员,在恐怖片的世界中,挣扎求生!进入这座公寓,就等于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只有被它选中的人,才能看到它,才能进入它。而一旦被选择成为了公寓的住户,便再也没有选择了。如果想要离开公寓,就只有被它诅咒而杀死。在这公寓内,一旦房间的墙壁上出现了血字,就必须根据血字的指示,到指定的地点,在规定日期内待满那段...
订婚前一夜,安小溪酒吧风流,惹上了不该招惹的A市霸主慕琛,第二天醒来把对方当成牛郎的她扔下200块钱仓皇逃跑。再相见时婚礼现场,她不检点的行为曝光被新郎当场退婚,应当来找她算账的他霸气相救嫁给我!之后她从身份卑微的私生女摇身一变成了慕太太,每天被他以丈夫的名义花样压榨,无度索求,然而当她身心沦陷时,他竟要和她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