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七章 忙碌的四五六(第1页)

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这三位内阁大臣也有几个月没见到皇帝,当今的皇帝比武宗皇帝对他们威胁还大,可是他们找不到借口废立皇帝。

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督御史也到乾清宫。

这是大明万历九年第一次廷议,这些人见到万历皇帝,先跪拜一番,他们毕竟是朝中大臣,朱翊钧笑着让他们坐着,内侍太监们给大臣们搬椅子。

“圣上,草原鞑靼野蛮,不服王化,如惊动圣上兹事体大。”

看着兵部尚书方逢时劝谏,这是朝中官员对皇帝北巡表示不满,文官们最怕打破平衡,这是宋朝就落下的病根。

洪武时期,太祖派检校检查各地衙门,常驻、监督各地官员,等太祖去世,朱允炆这个傻逼被文官们捧上台,开始大量裁撤检校,这时文官们就缺少监督。

这些都是齐泰、黄子澄这些文官做的,文官到底可以多无耻,要不是永乐皇帝靖难成功,大明就和宋朝没有任何区别。

所谓的“建文新政”

,简直就是变相卖国,首先这些文官裁撤掉陕西兴州、辽东营州、蒙古开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等等北方卫所,军队遣散回原籍。

明朝的文官掌权,就要裁撤军队,哈密卫、奴儿干都司、蒙古各卫,这些都是文官裁撤的,大明的文官几乎继承宋朝文官。

之后就是裁撤各府各地方的检校,这些检校就是专门监督官员的,把这些监督官员裁撤掉,文官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之后就是定保举法,这几乎就是恢复宋朝荐举制,宋朝最大的弊端就是冗官冗员,不用科举制,文官五品以上,各地知府、布政使这些都可以推荐人当官,北宋官吏五十万人,万历八年大明官员才两万三千人,荐举制导致官员泛滥成灾。

其中被文人吹捧的方孝孺,就是检举出来的,他科举都没考中,而且他是浙江人,与宋濂有一些关系,明朝建国开始就有党争。

然后提高文官品级,尚书正一品、布政使正二品、又增加佥都御史、侍中这些乱七八糟职位,尚书正一品、布政使正二品,文官的品级提升,武将的品级没有提升,这明显就是打压武将、勋贵集团。

然后给洪武年处理的贪官翻案,大部分都是江南的官员,流放的召回继续当官,抄家的把东西换给贪官。

然后修改《大明律》把贪官刑法减轻,这明显纵容贪污。

最后给南方各省减税,这几个省份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这几个地方,这些都是建文朝文官的老家。

这也就解释通为什么这么多人吹方孝儒,就方孝儒、齐泰、黄子澄他们这些政策,文官、士大夫、文人能不吹吗?

为什么这么多藩王,只有永乐皇帝成功?

你们文官推傀儡上台,想要文官压制武将、勋贵,谁能忍受了,这也就是耿炳文、李景隆、郭英为什么去送快递的原因。

朱允炆这个蠢货刚登基一个月,齐泰升任兵部尚书,黄子澄也开始参与军务,这是不是有想搞宋朝这套,洪武时期兵部只负责后勤、调兵,掌军的是五军都督府,洪武时期五军都督府都是武将、勋贵,这就是典型的欺人太甚。

李景隆五十万大军攻不破当时北平城,这才是一个技术活,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这可是太祖的亲外甥,洪武时期掌大都督府,又管理国子监,权力仅次于太子朱标。

太祖想要让外甥压一压浙江、江西、淮西这些党,武将管理国子监,这就招文官们忌讳,洪武十七年,李文忠就被毒死,可以肯定中毒死的,当时气的太祖大开杀戒!

太祖亲侄子朱文正因为和张士诚走的近,勾勾搭搭,后来被太祖抽死,之后就很伤心,封朱文正后代靖江王,现在亲外甥又被毒死,李景隆肯定知道自己父亲被文官们害死,现在文官们做的这么过分,后果可想而知。

瞿能带着两个儿子,率领上千骑兵已经攻进张掖门了,马上就可以拿下北平城,李景隆让人叫瞿能父子回来,退兵十五里。

随后永乐皇帝和李景隆“大战一场”

,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失踪几万、“阵亡”

几万、投降十几万,李景隆把辎重、粮草扔在原地,从大兴退到德州,足足六百里。

尼玛,五十万大军,就是五十万头猪,就用野猪冲锋,这五十万头猪,都能打赢上万人的军队。

前有耿炳文送快递,后有李景隆送快递,这明显就是武将、勋贵一方倒向永乐皇帝这一边。

靖难之役,应该叫文官:武将、勋贵之争,结果就是文官再次被压制,文官再次出头时,已经是土木堡政变时。

万历九年,此时勋贵集团费拉不堪,想要用他们平衡文官各个集团,几乎做不到,近卫军就是万历皇帝扶持的新勋贵、武将集团,商税、海关、边军这些慢慢都由近卫军管辖。

同时提升宗室影响力,削弱文官各个集团,再培养扶持几个文官,这就是他的策略。

首先扶持海瑞,万历皇帝想把他安排在左督御史职位上,现在左督御史徐炌,就要让位置,最稳妥的办法提升徐炌到六部任尚书。

“北巡朕就散散心,唠叨诸位臣工担心,大明安居乐业,有诸位臣工辅佐朕,盛世可期。”

万历皇帝可不会像正德皇帝一样,打胜仗回来和文官们炫耀,他知道文官们忌讳什么,他也不说去打仗,美其名曰北巡,去草原上打猎。

众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具体细节不清楚,就知道皇帝在草原和土蛮打了一仗,斩首多少、俘虏多少、缴获多少,这些都不得而知。

“张先生,内阁眼下只有你,张四维、申时行三人,太辛苦了些,朕想再给你们补上一人。”

“启奏圣上,臣愚钝,不知补谁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后一个嫌疑人X

最后一个嫌疑人X

你们永远也想不到,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仅仅只因五块钱网费,竟将其母亲勒死并分尸藏匿于自家冰箱之中,更令人义愤填膺的是,在杀死其母后,少年竟又折返网吧玩起了游戏。谁又能想到,一个刚刚成年的少女,将两名男性友人带回家欲做苟且之事,却被八十岁奶奶撞见,老人仅仅只是说了几句,她竟联合那两名男性友人将老人捆绑在座椅上活活饿死,当警方发现老人时,老人的身上就只剩下了皮骨。不,这些不仅仅只发生在小说中,贪婪是人性的无底洞,你,准备好了吗?...

汉兵

汉兵

汉兵兵者,国之利器也汉家儿郎汉家兵,百战不折冠群英!现代军人穿越汉帝国,力挽狂澜。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纵然身死,绝不后退!群2523218固定每天中午更新,如有特殊情况,早晚更新)认真写书,认真做人,至于简介,我知道写的不好,就这样吧,多谢)...

不灭金身

不灭金身

买断作品,质量保证,完本保证一块古朴的石碑上浮现出这样几句话天已失道岂奉天,我族染血有谁怜杀我族人,灭吾道,此仇不报怨难消身纵死,魂不殇狂战八方,单手乱阴阳。浴血战天道,屠神魔,灭妖王。只身转战九天上,斩仙佛,引诸强。千古万界,何人与吾争锋芒!欲求来世又一战,必叫那苍天死,大地亡。恨!恨!恨!恨天,恨地,恨苍生战!战!战!战妖,战巫,战魔神。而地球青年高义,偶然获得了这块古朴石碑,然后穿越到天玄大陆,在这个世界里,高义凭借自己的意志坚定,心狠手辣慢慢成长为这方仙魔世界的巅峰人物,最终也揭开了石碑真正的秘密。...

李玄宗(封七月)混天大圣全文

李玄宗(封七月)混天大圣全文

妖族中至高无上的存在被称之为大圣!宗门世家妖魔异族,万年前上古大劫绝地天通,修行界秩序崩塌。有人族小国供奉妖魔,充当伪神。有修行宗门驱使妖魔作乱,只为香火供奉。黑山老妖踏阴风,九尾妖狐敢压龙。北明妖王颂梵音,妖圣覆海换阴阳。李玄宗手持能升级功法的玄法戒两度穿越,从纵横江湖的一代邪王成为依附妖魔苦苦求生的底层修士。乱世之中,李玄宗为求超脱踏入巅峰,以人身成为那搅动天下风云的混天大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