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红薯和玉米。
这东西可谓是抗灾救旱的大神器。
崇祯记得明朝末年就有红薯和玉米了,只不过还在小范围种植,也没有被当成主粮。
可是他却记不清地方了,亏他还自诩为历史学霸,其实就是个伪学霸。
不过没关系。
他现在是皇帝,明朝政府机构也还没瘫痪,道路勉强还通畅,那就找呗
一声令下,无数厂卫奔向全国各地,到处寻找着崇祯所说的红薯和玉米。
功夫不负有心人。
红薯在福建一带找到了,不过这时它还不叫红薯,叫番薯或者甘薯。
玉米也找到了。
此时玉米也不叫玉米,叫高粱苞子,传播的范围还挺广,就是没有形成大规模种植。
这天崇祯正在用早膳。
自从不再勤俭节约后,崇祯的御膳一下子丰富多彩了起来,现在他的饮食既不是光禄寺负责,也不归太监管了。
光禄寺太坑了,一年要用十万头牲畜,做出来的东西还忒难吃,崇祯才不想当冤大头呢,这种贪污腐朽的机构早就被他撤了。
他后来从民间寻了几个厨子,专门负责御膳,南北菜,水陆空的山珍海味换着吃。
崇祯刚把个大熊掌啃完,内侍就来报告红薯和玉米种子已经送达北京城了。
崇祯大喜。
他在乾清宫亲自接见,陪同的有温体仁、孙承宗、施凤来、李标、徐光启等阁臣。
但见一个锦衣卫邀功似的捧着两个盒子恭敬走了进来。
温体仁等阁臣目不转睛的盯着这个盒子,盒子很珍贵,是剔红雕花盒。
可是
当盒子打开后,露出的却是个土头土脑的玩意儿,什么东西
另外的盒子也打开了,露出黄橙橙的棒子,怪模怪样的。
“好”
崇祯大喜,有了红薯和玉米,灾荒啥的更好办了,如今西北的局势越来越严峻,靠着抄家和收商税得来的那点银子根本不够填的。
自力更生才是王道啊
内侍急忙将红薯和玉米接过来,然后上呈御览,崇祯心情愉悦的将这东西拿起来,在手里掂了掂了。
多么熟悉的手感啊
前世他还是个屌丝的时候,有时候钱全部用来上网玩游戏了,搞的饭钱都没了,就经常去菜市场批发一堆红薯和玉米回来煮着吃。
十几块钱够吃好久呢
崇祯笑眯眯问温体仁,“温爱卿可知此物叫什么”
温体仁盯着眼前的红薯看了半刻,“启禀陛下,微臣实在不知此为何物,看模样倒像是一种树根”
“这是番薯。”
徐启光两眼都快冒光了,他激动的喊道,全然忘记了这里是御前,大喊大叫是极为失仪的。
崇祯突然想起来了。
这徐启光万历年间就发现了番薯这个好东西,他还专门上书万历帝要大力推广种植呢
新书姑娘她戏多嘴甜已开。前世,将门出身的顾云锦一心慕书香,哪怕把自己拧成了蕙质兰心温柔贤淑的款儿,还是别庄病故的命。再睁眼,一切从头来!...
什么?你看不起农民?那我便让你睁开眼看看,一个农村来的小农民如何崛起的!...
重生在内向自卑的新壳子里,看她如何一步步蜕变破茧成蝶!随身空间在手,珍贵药材遍地有。洗筋伐髓一走,打遍天下无敌手。神秘医术我有,白骨生肉下九幽。她不就是顺手救了他么?高高在上的帝王怎么就甘愿洗手作羹汤?不约!我们不约!...
(灵车运载灵柩或骨灰盒的车辆,你也可以理解为死人专用车。)我做了四年公交司机,心中的秘密也整整压抑了四年,我来亲身讲述你所不知道的列车惊悚事件。灵车改装成公交车之事,或许你没经历过,但你所坐过的公交车,不一定只载活人我的新浪微博等更新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另外一本书,两百万完结作品出魂记手机版电脑版...
...
一名骁勇的士兵,一次离奇的穿越,一个三界不分的混乱年代,一段热血而孤独的修行之路连更天数的右侧有个加入书架,大家顺手点一下,那个就是所谓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