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吧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一章 法律与道德(第1页)

大明设置的十三个省级行政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十三个布政使司。

每个省都有巡抚,而且每个巡抚都挂都察院御史衔,大明设置巡抚,就是为了监察各省布政司、都司、按察司管理地方民政。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北直隶顺天府,南直隶有应天府,北直隶管辖后世京城、河北、天津、以及河南、山东小部分。

南直隶管辖有后世江苏、安徽、上海等,南京有六部、九卿、都察院等,成祖永乐时期政治中心北移,南京作为陪都,一直保持行政职权,不过六部、九卿、都察院的官员,并不齐全,南京的皇宫,也已经很多年没有修缮。

十三省中,如山东,此时管辖着辽东,大明的陕西包括了后世甘肃和宁夏,湖广则是后世的湖南湖北两个省,四川包括了重庆。

如果不算羁縻,汉、唐没有大明实际统治面积大,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改土归流,则是太祖洪武时期推行,永乐时期达到巅峰,宣德、正统时期有所收缩,后世的雪区、黑、吉属大明羁縻,永乐时期设置奴儿干都司,雪区设置乌斯藏都司。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一百六十个府、一百九十三个州、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这只是民政部门,还有九边、京师三大营,以及无数的卫所,另外还有漕运、河道、督粮道、一百多个兵备道。

这么多官员,就算再精干的皇帝,也不能知道他们具体的成绩,如果一个地区安静无事,税收没有太大亏空,该地区的民风就是醇厚。

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何况庙堂之上,朝廷之上?

官员出自同一个省、同一个府、或者同一个县,这就是乡谊,这也是后来人们攻击张居正是楚党的原因,如工部尚书曾省吾,他与张居正籍贯都是湖广,春秋战国时期湖广乃楚国之地,这也是古人的地域攻击,楚党也并非都是出自湖广的,因张居正当权,朝中官员投靠之,有共同的利益诉求。

年谊,就是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他们的情谊就像学校里的同学,主考官就是他们的老师,大多都互相观照。

还有一种就是姻谊,如张四维与前内阁辅臣马自强,张四维的女儿嫁马自强的儿子马怡,张四维的儿子张泰征娶杨博的孙女,杨博隆庆六年吏部尚书。

这些谊,就是形成文官派系原因,文官虽有各部院组织,又有各自的派系,大明此时的官场就是这种公私阴阳的状态,不止此时的大明,后世各国都如是一样。

朱翊钧不是理想家,他深知人类的弱点,没有派系的官场不可能,如何调和阴阳,就看皇帝以及内阁如何操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人想要拥有黄金屋,就要参加科举,目的就是当官,如一分不拿,一分不占的官员有,很少,凡事都要有一个度,人类社会就是人情社会,古今中外都一样,大明给官员的工资很少,勉强温饱尚可,官员要想体面,要想活的潇洒一些,就要拿一些,占一些,朱翊钧也会理解他们,如果有人贪得无厌,那么就要稍加惩治,严重者他也会杀鸡儆猴。

想要拥有颜如玉,就要有功名、有官位、还要有银钱,这些都有了,颜如玉会主动送上门。

此时大明不太重视法律,这也是朱翊钧不能按照《大明律》处置官员的原因,此时大明从朝廷到地方,所有官员以伦理道德自居,凡事问迹不问心,现在伦理道德占据高地,官员凭着良心做事,百姓苦不堪言,朱翊钧虽然反对张居正在北方推行一条鞭法,不过他赞同张居正推行考成法。

朱翊钧并不想成为一个因自己好恶惩罚官员的皇帝,杀人容易,让众人宾服很难,四书五经提倡读书人节俭,可是每个人都有私欲,大明又有几个能做到海瑞这样?

理想主义虽然很好,也是百姓的福分,如果大明有十几个海瑞,每人管理一省,那么大明百姓永远不会推翻大明,可是这现实吗?

百官让朱翊钧节俭,他已经做到几分,裁撤宫里宦官和宫女,又减少宫内一切用度,百官是否像张居正一样双标?让皇帝做表率,自己铺张浪费,奢华无度?

大明的官员任命,大部分由廷推决定,内阁、吏部、都察院、还有朱翊钧本人,决定山西官员人选的问题。

大明的廷推,由文官和皇帝决定,朱翊钧也不能决定官员的人选,他想任命官员,只能找他们商议,官员不由廷推而进者,这是不合法的,朱翊钧可以赏赐季伯常为锦衣卫百户,这是因为锦衣卫是皇帝的私人护卫。

廷推由吏部尚书王国光主持,朱翊钧坐在椅子上,内阁和都察院分左右而立,廷推并不适用于内阁大臣,因为内阁在名义上,属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司礼监是私人秘书班子,廷推也不能由内阁和皇帝决定,大明官员十分看重廷推,由吏部会同都察院、九卿共同廷推,没有九卿也可以。

不过皇帝不能中旨任命官员,内阁也不能推用官员,这样会导致很多议论,弊病也很严重,不由吏部而得职位,往往会被排挤,官员也会感觉羞耻。

吏部尚书王国光把廷推的名单公布出来,一般一个职位,会有两三个人选,这些人选由皇帝勾选,再由大臣们商议,最后廷推出结果,公布出来。

朱翊钧对官员任命感兴趣,不过他要压制自己的欲望,现在大明官员任命,还是由张居正决定。

张居正经常以私人函件的形式,授意他亲信的总督、巡抚,要他们如此如此上奏,然后张居正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票拟批准自己的建议,为了鼓励自己的亲信,有时还会给亲信的函件上暗示,这种做法确实有些不妥,这些事在其他官员眼中,就是上下其手,培植自己私人势力。

想要做事,培养自己的私人势力,朱翊钧认为没有什么,大明幅员辽阔,想要做事就要有人去实施,不过张居正这种强权做法,对他与他的亲信是良法,对整个大明官场,有害无益。

各省与各省的情况不一样,推行政策不能一刀切,各府、各县行政效率的增进,必然是缓慢的,有些事五年可以做成,利用强权一年完成,就会有很多弊病,强求效率曾高,就会造成各府、各、州、各县的不安,造成整个文官集团的分裂,最后搞来搞去,还是转到伦理道德问题。

张居正要求朱翊钧节俭,可是他本人奢华无度,这些事官员都看在眼里,他有权力时,很多官员就弹劾他,邹元标弹劾张居正,被打折一条腿,发配到贵州。

还有魏允贞也上疏弹劾张居正,这些人都在攻击张居正的私德,而张居正的私德,确实做的不好,张居正要求其他官员节俭,但是他不能以身作则,这当然会给人口实,这也是张居正倒台后,很多人都参与清算的原因。

朱翊钧并不想清算张居正,如果他清算张居正,以后谁还会为朝廷做事?

功劳是功劳,过错是过错,有错的地方要责罚,有功劳的地方,也会给他记上,趁着张居正活着时多打击他,这样也能保全他的家人,这也算朱翊钧的良苦用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后一个嫌疑人X

最后一个嫌疑人X

你们永远也想不到,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少年,仅仅只因五块钱网费,竟将其母亲勒死并分尸藏匿于自家冰箱之中,更令人义愤填膺的是,在杀死其母后,少年竟又折返网吧玩起了游戏。谁又能想到,一个刚刚成年的少女,将两名男性友人带回家欲做苟且之事,却被八十岁奶奶撞见,老人仅仅只是说了几句,她竟联合那两名男性友人将老人捆绑在座椅上活活饿死,当警方发现老人时,老人的身上就只剩下了皮骨。不,这些不仅仅只发生在小说中,贪婪是人性的无底洞,你,准备好了吗?...

汉兵

汉兵

汉兵兵者,国之利器也汉家儿郎汉家兵,百战不折冠群英!现代军人穿越汉帝国,力挽狂澜。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纵然身死,绝不后退!群2523218固定每天中午更新,如有特殊情况,早晚更新)认真写书,认真做人,至于简介,我知道写的不好,就这样吧,多谢)...

不灭金身

不灭金身

买断作品,质量保证,完本保证一块古朴的石碑上浮现出这样几句话天已失道岂奉天,我族染血有谁怜杀我族人,灭吾道,此仇不报怨难消身纵死,魂不殇狂战八方,单手乱阴阳。浴血战天道,屠神魔,灭妖王。只身转战九天上,斩仙佛,引诸强。千古万界,何人与吾争锋芒!欲求来世又一战,必叫那苍天死,大地亡。恨!恨!恨!恨天,恨地,恨苍生战!战!战!战妖,战巫,战魔神。而地球青年高义,偶然获得了这块古朴石碑,然后穿越到天玄大陆,在这个世界里,高义凭借自己的意志坚定,心狠手辣慢慢成长为这方仙魔世界的巅峰人物,最终也揭开了石碑真正的秘密。...

李玄宗(封七月)混天大圣全文

李玄宗(封七月)混天大圣全文

妖族中至高无上的存在被称之为大圣!宗门世家妖魔异族,万年前上古大劫绝地天通,修行界秩序崩塌。有人族小国供奉妖魔,充当伪神。有修行宗门驱使妖魔作乱,只为香火供奉。黑山老妖踏阴风,九尾妖狐敢压龙。北明妖王颂梵音,妖圣覆海换阴阳。李玄宗手持能升级功法的玄法戒两度穿越,从纵横江湖的一代邪王成为依附妖魔苦苦求生的底层修士。乱世之中,李玄宗为求超脱踏入巅峰,以人身成为那搅动天下风云的混天大圣!...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